以下是使用恒温槽温场测试仪进行液体恒温槽温度稳定性和均匀性检定/校准的具体流程,按照标准化操作规范设计:
一、恒温槽温场测试仪准备工作
1. 设备检查与预热
确保温场测试仪已通过计量校准并在有效期内(查看证书标签)。
连接电源后开机预热30分钟,使内部传感器达到热稳定状态。
验证测试仪与计算机联机正常,软件界面显示各通道数据流畅无断点。
2. 被测恒温槽准备
根据待测温度范围设定目标值,启动恒温槽并空载运行至少1小时至控温稳定。
确认工作介质符合要求(通常为去离子水或硅油),液位高度需覆盖全部测试点位。
清洁槽体内壁及搅拌部件,排除气泡干扰。
3. 传感器布置方案制定
均匀性测试:依据GB/T标准规定,在工作区域内按网格分布≥9个测量点(中心+四角+边缘中间位置)。
稳定性测试:选择具代表性的中心点作为长期监测点。
使用专用固定支架或夹具确保探头垂直插入且不接触槽壁,探头浸入深度应一致(通常为液面下1/3处)。
二、恒温槽温场测试仪测试执行阶段
A. 温度均匀性检测
1.初始数据采集
同时将多路传感器置于预设的各个测试点,等待读数稳定。
记录所有点的实时温度值,计算最大偏差。
2.动态观察(可选)
开启恒温槽循环泵,持续运行30分钟后再次采集数据,评估流动状态下的温度波动情况。
3.结果判定标准参考
合格指标示例:对于精密型恒温槽;普通实验用槽可放宽至±0.2℃。具体依据设备说明书或行业规范确定。
B. 温度稳定性追踪
1.连续监测周期设置
以中心点为主监测对象,设置采样间隔时间为1分钟,总记录时长不低于30分钟(恶劣条件下延长至60分钟)。
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标注出最高峰值、低谷值及趋势走向。
2.量化分析参数提取
计算以下关键指标:
波动幅度:Max(Ti) - Min(Ti)
标准差σ:反映数据离散程度
漂移率ρ:(末次测量值-一次测量值)/总时长
3.异常情况处理
若发现周期性震荡痕迹,可能是控制系统PID参数失调导致超调现象,需调整加热功率比例带。
